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艺术细胞的锻炼呢?都不是。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会伴随着人的一生,让孩子从小养成有益的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把习惯教育放在首位。既然习惯教育如此重要,那么从科学的育儿角度来看,哪些习惯又是最为重要的呢?其实很多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如果你要对孩子实施习惯教育,不妨从下面这两个习惯开始。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功课,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这件事,就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做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长期坚持,以达到强健体魄、促进心智的效果。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仅是在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在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身体,使很多人获益匪浅。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身体,能强身,更能强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完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完全属于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情,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已经习惯了让父母当自己的保姆,起床让父母叫,衣服让父母收拾;在学习上,也已经习惯了让父母和老师当自己的拐杖,读书让老师催,写作业让父母陪。试想,一旦父母离开了他们,谁来帮他们做这些事情呢?他们会不会变得手足无措,寸步难行呢?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帮助他们克服懒惰的心理和依赖的思想,学会自我管理,逐渐成为独立的人。
我们伟大的领袖曾经说过,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此作为家长你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就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一生的健康都能够得到保障,你再也不需要为孩子的健康而担忧了。作为一个人,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责任感就必须首先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会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同时自理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